长治市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调研报告

2021-11-24 17:35:15 来源: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 字号:  

民营企业具有资金、技术、市场、管理、人才特别是体制机制的优势,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最活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始终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战略引领脱贫攻坚。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引导、凝聚全社会力量投身精准扶贫。2016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启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市直相关部门、各帮扶企业积极行动,努力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掌握和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就全市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并如何参与乡村振兴的课题,先后深入壶关、平顺、沁县、沁源四个贫困县,与有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座谈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报告形成如下:

一、我市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总体情况及帮扶成效

(一)总体情况:到目前,全市共有282家民营企业与1294个贫困村和插花贫困村实施了对接帮扶,主要涉及的帮扶形式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和公益扶贫等。共计投入资金近2.9亿元,惠及贫困人口74586人。

(二)帮扶成效:1.措施得力,百姓受益一是产业帮扶,其中山西振东集团在平顺已建成了50.34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6万平方米仓储基地、5000平方米中药材深加工基地,带动平顺黄花掌等78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山西潞宝金和生公司针对无劳动能力或无投资意愿的贫困户及贫困人口,推出了1558+的肉鸡托养扶贫模式,即每年以带动1000户贫困户脱贫为目标,帮助每个贫困户贷款5万元购买鸡苗并通过托养的模式,由企业兜底、代养经营、捆绑式带动,连续实施五年,实现每户每年不低于8%的资产性收益分红。同时加上政府扶贫给予的贴息部分2100元,也由贫困户享有,最大限度释放了金融扶贫的助力效应和政策红利。山西沁州黄小米有限公司目前发展沁州黄谷子标准化种植基地6万亩,直接带动种植农户2万余户,户均收入达到4800,其中,带动3288户贫困户脱贫,每年种植沁州黄谷子1万余亩,年产谷子2400余吨,为贫困户直接带来经济收入1700余万元,户均收入5200多元二是教育帮扶。山西中德集团针对贫困家庭大学生38人,每人每年资助学费5000元,直至大学毕业,毕业后若自愿在长治工作的,该集团全部接纳安置工作。山西振东集团2018以来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1792名,救助覆盖了长治市11个县(区)及晋中、大同等地,共发放教育扶贫资金1087万元;三是就业帮扶。目前我市参与就业帮扶的民营企业为67家,其中振东集团在平顺县的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规模,解决了当地老百姓220余人的就业问题;山西沁州黄小米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优先雇用贫困户,并将就业帮扶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累计吸纳贫困人员就业58人。其中包括基地管理员、米粉生产线操作工、小米包装工等,形成了就业扶贫长效机制;四是公益扶贫目前我市民营企业帮扶形式80%为公益帮扶形式。其中山西沁新集团为全县脱贫攻坚活动捐款累计达到了1248.4万元,山西南烨集团捐款397.9万元,主要用于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履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2.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到目前为止,我市有26个深度贫困村,其中有18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8个深度贫困村,所占比例69%以上。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山西成功集团为帮扶村武乡县石盘农业开发区长南村累计拨付100余万元,用于修建村级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使该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山西南耀集团为帮扶村平顺县北耽车乡南峧村投资近300万元修建南耀隧道;山西康宝集团为帮扶村平顺县北耽车乡白石岩村新购家具60套,使该村家家户户都是新床、新衣柜和新茶几,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二、我市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在我市精准扶贫中,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总体良好,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县区对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展开,部分县区政府把精力主要放在定点扶贫上,尚未充分认识到社会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些县区认为对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无法进行约束,更无法进行考核,认为只能采取政府动员、企业自愿的原则,以至于没有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在动员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方面力度小、行动迟缓。一些县区对民营企业在参与扶贫中遇到的困难未施以援手,在动员群众配合参与、基础设施跟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力度不大。

2.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一些企业参与扶贫工作,要么是企业家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自觉行动,要么是响应政府行政指令做出的配合行动。部分企业认为参与到扶贫开发无利可图,不愿意投入。部分参与企业在扶贫过程中知难而退,浅尝辄止。个中原因是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政策吸引力不强。如在贫困地区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该如何简化行政审批,能否优先安排土地。在整村推进扶贫过程中,如何合理而清晰地界定政府和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级扶持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分工。对企业援建的公益性项目如村庄整治项目该如何减免收费。在金融信贷方面,如何体现出差别化的利息扶持,农发行的项目库准入细则是什么。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扶贫产业资金入股企业后的监管该如何突出扶贫特色等,仍是重要问题。

3.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存在重援助轻共建的发展思想。在企业参与扶贫工作中,贫困村和贫困户希望企业能在资金、物质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不注重与企业共同建立支柱产业,共同发展。而大多数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更希望采用土地入股、土地合作等形式进行帮扶,进而形成利益联结体。调研中企业反映,在当前产业扶贫过程中,部分贫困户不愿意、不配合土地流转,宁可种植传统作物,也不愿意入股跟种特色品种。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参与整村推进扶贫中,各种形式不配合的问题客观存在。部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加之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在大户带散户、公司带贫困户、合作社带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中,贫困户参与少,影响扶贫效果持续发挥。

4.部分贫困户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贫困户因受教育水平、与政策认知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等要靠思想,精神贫困问题突出,对国家兜底政策与救助措施依赖性强,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性不高,对自己脱贫缺乏兴趣,他们更愿意不劳动而获得国家补贴,主观上,这类致贫者不愿意接受民营企业的就业帮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虽然他们更愿意选择身体健全、年轻的贫困劳动力,但贫困者如果好逸恶劳、懒惰成性,这样企业当然会拒收。

5.帮扶思路单一从我民营企业的行业分布看,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熟悉涉农工作,参与帮扶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少企业还是捐资捐物,参与实质性产业帮扶积极性不高。此外,如何合理而清晰地界定政府和企业在扶贫计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使用、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分工和作用,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对精准扶贫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企业对参与精准扶贫的认识有偏差。有的认为扶贫应该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没有必要参与;有的认为参与精准扶贫就是无偿捐献,无利可图,不想参与;有的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已经很困难了,没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去参与精准扶贫,不愿参与。二是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不强。有的认为企业的帮扶是理所应当的,不注重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缺乏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信心,对于企业提供的技术、产业、培训帮扶,挑挑拣拣,存在一门心思等救助,靠着捐款奔小康的心理。

2.参与帮扶的渠道不畅通。一是点多面广引导难。工商联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是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工商联的工作职责范围及工作力量有限,这项行动很难覆盖全市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使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参与意愿但找不到结对帮扶的目标和渠道。同时,工商联对全市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精准扶贫的情况也无法全面了解、精准统计。二是扶贫信息获取难。目前,我市缺乏统一的扶贫信息发布平台,民营企业对贫困地区产业分布、资源优势,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信息了解不全。哪些贫困村已经脱贫、哪些贫困村计划何时脱贫,这些信息民营企业都不掌握,不少企业仍坚守着各回各村、各帮各亲的帮扶方式。

3.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政策较分散。尽管国家和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但这些扶持政策分散在多个不同部门,政策资源较为分散,大部分民营企业因不了解或仅了解部分政策,无法得到这些政策的支持。二是政策不配套。在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有关部门的服务和支持力度不大,对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缺乏政策引导,全社会共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合力还没有形成,一些企业认为没保障、难进入,担心是一场戏一阵风

4.民营企业资金不充分。一是资金压力大。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需要大量资金,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还缺乏资金支持,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多数民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企业自嘲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拿什么去帮扶。二是融资难度大。融资难是民营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的重要原因。有些扶贫项目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民营企业本身资金不足又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5.帮扶环境不优化。一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薄弱,交通不便利、水电配套设施不健全、贫困人口教育程度低、投资环境条件差等因素依然存在,影响企业参与热情。二是社会正向激励机制不健全。对于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民营企业和个人,党委政府在政治荣誉和社会职务的安排上缺乏科学的激励;新闻媒体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难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同。

、我市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相关建议

1.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最广泛地动员民营企业参与。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不是靠强迫命令,而是在自觉基础上的自愿行为,要注重引导好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一是坚持正向激励,在舆论宣传、评选表彰、政治安排上向帮扶企业倾斜,使他们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得发展、社会上受尊重,引导民营企业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最广泛地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动中来。二是强化市场导向,合理界定政府和企业的扶贫功能定位,政府财力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环境、完善兜底措施上起主导作用,支持企业家充分发挥整合资源、捕捉商机、创新机制等优势,通过市场机制围绕产业和就业开展帮扶。

2.进一步加强扶持引导,强化保障机制。政府主要工作是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帮扶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三个方面。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培训、参观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农民的管理水平,使农产品品质上档升位,占领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盲目生产给农户造成损失。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真正实现产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完善农业家庭组织形式,加大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大胆探索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农户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农民通过参与帮扶企业的发展,还从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等环节得到收入,从根本上改变以前农民只是种养一个环节取得收入。积极吸收村干部、供销社负责人、致富能手、科技爱好者参加,引导他们学习技术,收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供产前购种、产中技术咨询、产后销售的服务,并逐步使其过渡为公司。

4.科学规划特色产业。科学规划是发展生产的第一步。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耕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现状,做到四个注意。一要注意突出重点。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比如壶关县要重点打造优质旱地西红柿为主导产业。一是要注意相对集中成片。集中成片便于科学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是注意科学搭配品种。在突出优势品种的前提下,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以提高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5.积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依托民营企业成立由村党员、村民等多方参与的合作社,从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品牌打造等环节,全链条围绕农业生产和服务体系做文章,工商资本下乡,乡村有需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亟待工商资本的积极支持,而且资本发挥作用也有空间,特别是回乡返乡的工商资本,有回馈乡梓的朴素情怀和初心,在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观光农业、采摘体验农业和传统古村落文旅产业等方面大有可为。因此,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着力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同时,工商资本在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增强自觉和担当,切实发挥资源要素优势,积极拓展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深度,着力培育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和长远处服务于农民的切身利益使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